环球观焦点:大范围雨雪波及我国超29省份!加强小麦防寒抗旱和病虫防控,谨防小麦死苗枯黄!
日前,中国气象局举行新闻发布会
(相关资料图)
《2022中国气候公报》公布
研判2023年全国气候年景总体偏差
今年最强冷空气已至
波及超29省份
今年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仍呈多发强发态势
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贾小龙介绍
2022年我国气候状况总体偏差
暖干气候特征明显
旱涝灾害突出
贾小龙表示,当前全球气候变暖
仍在加速演进
气候系统受气候变化影响
变得更加不稳定
根据国家气候中心初步研判
认为2023年全国气候年景总体偏差
极端天气气候事件
仍然呈现出多发强发态势
国家气候中心提出建议:
我国南方地区重点防范夏季持续性高温天气,
确保迎峰度夏能源供应;
沿海地区还需要重点加强台风的防御工作;
北方地区要重点防范暴雨、洪涝
及其造成的城市内涝等次生灾害;
西部地区要提高防范强降雨引发的地质灾害等风险。
大范围雨雪天气即将到来
“吃了立春饭,一天暖一天”
立春节气刚过
大范围暴雨、暴雪中心已确认
最强冷春要来了吗?
2月8日18时
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暴雪蓝色预警
今明天,中东部地区雨雪天气
进入最强时段
或波及超29个省市区
内蒙古中部、陕西北部、
山西中北部、河北西北部、北京西部山区
等地部分地区有大雪
山西中部等地部分地区有暴雪(10~13毫米)
江南等地部分地区有暴雨
2月9月,中东部雨雪减弱
预计新疆北疆西北部和南疆山区、
西藏东部和北部、青海南部、川西高原北部、
内蒙古东部、东北地区、华北、
黄淮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小到中雪或雨夹雪
黄淮中东部、江淮、江汉、江南、西南地区东部、
华南等地部分地区有小到中雨,
其中,湖南南部、江西东部、福建西部、
广西东北部等地局地有大雨
11日至13日新一股冷空气将上线
伴随着偏南暖湿气流的增强
二者将继续联手给中东部地区
带来新一轮大范围雨雪天气
浙江、江西、湖南南部等地
降温幅度将达到10~15℃
将对农业产生什么影响?采取哪些措施?
去年入冬后强冷空气频繁
不少麦田被冻黄、冻枯甚至死苗
多地降水较往年偏少,旱情较重
如今的麦苗长势远远不如往年
被冻坏的小麦。图源:麦S说
中央气象台发布全国农业气象情报
建议各地根据麦田墒情、苗情
可采取划锄、镇压等措施
促进小麦正常返青
墒情偏差地区可适当浇灌返青水
南方地区要加强小麦、油菜等作物的田间管理
保持沟渠畅通
低洼地段及时排湿降渍
促进作物根系正常生长
利用近期降水过程
科学增加库塘蓄水
同时做好春耕备播工作
同时,为强化春季田间管理和防灾减灾,夯实夏粮丰收基础,近日,全国农技中心举办2023年全国小麦春季田管技术网络培训班。培训班邀请国家农业气象中心高级工程师韩丽娟、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王志敏、全国农技中心推广研究员赵中华等3位专家围绕春耕春管气象条件展望、小麦春季管理与抗逆防灾技术、春季病虫草害发生形势与防控等重点内容,开展了专题培训。
据介绍,当前西南地区冬小麦已经进入拔节期,长江中下游地区冬小麦即将返青,黄淮海、西北地区冬小麦距离返青还有一到两周,正是谋划和开展春季田管的关键时期。去年冬前,小麦主产区气象条件和土壤墒情较为适宜,适期适墒播种比例高,大部分地区出苗整齐均匀,苗情长势总体较好。但受多股强冷空气影响,小麦主产区大部气温低于常年同期0℃-1℃,部分地区出现极端低温,个别麦田冻害显现;华北、黄淮等地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少二至五成,黄淮、西北、西南部分丘陵山区麦田旱情较重。此外,部分麦田苗情不均衡、旺弱苗并存现象突出,病虫草害威胁较大,春季田管难度增加。
全国农技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各级农技部门要狠抓落实,靠前指导,精准服务,为小麦丰收奠定坚实基础。一是强化技术培训。旱寒叠加是造成小麦死苗、影响产量的重要原因,要分层分类开展春季技术培训,指导农户适时下田,精细田间管理,及时镇压划锄,施好拔节肥。二是强化指导服务。要因时因地,深入田间地头,做好技术指导;创新工作形式,利用网络视频、微信等手段,做好远程培训,推动关键措施落实到田。三是强化病虫防控。要加强监测和防控,压低病虫基数,减轻春季为害。对小麦条锈病,及时挑治,防早防小。对小麦赤霉病,抽穗开花期严防死守,防止大面积发生。根据天气条件,适时开展化学除草。四是强化防灾减灾。密切关注天气变化,重点预防“倒春寒”。寒潮来临前,对土壤墒情偏差的麦田及时补水;冻害发生后,及时调查受冻情况,适时肥水并进,促进受冻麦田恢复生长。对有倒伏风险麦田,返青至起身期采取镇压与化控结合或深锄断根,抑蘖控长。
农业谚语提到
“六九头雨雪连,冷到清明天”
立春后的头几天雨雪连天
预示着春天草木发芽时天气会非常冷
或将持续至清明节前后
春季易出现倒春寒
引起农作物霜冻害
今年又恰逢闰二月、三重“拉尼娜”天气
可能春季较常年同期气温偏低
需密切关注天气变化
谨防“冷春”对小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