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培育特色产业 赋能乡村振兴


(相关资料图)

陕西省榆林市地处北纬38度马铃薯黄金产业带,是中国马铃薯五大优生区之一。榆林马铃薯是我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中欧地理标志互认产品,被誉为“沙窝窝里的金蛋蛋”。仲夏时节,在榆林市榆阳区鱼河峁镇的鱼河农场,千亩马铃薯一望无边,长势正盛。

榆林马铃薯以其个大、体匀、牙眼浅,淀粉含量高等优势,在国内外市场颇具声誉。鱼河农场的场长陈飞告诉记者,今年,鱼河农场结合市场消费需求,精选马铃薯品种,种植V7、中佳等优质商品薯,并配套实施旱作节水农业,采用国际领先的智能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极大地提高了水肥利用率,降低了种植成本,全力保障了丰产丰收。

鱼河农场

近年来,榆林市榆阳区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使其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助推器。为鼓励农户种植水稻,当地政府不仅在扶持政策、扶持资金上做文章,还想办法提高鱼河水稻品质,将传统水稻改良为富硒水稻。据悉,在今年水稻生长期,榆阳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还为稻农发放硒肥料,并要求稻农实行有机种植,不使用化肥、除草剂等。

榆阳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良田养蟹,肥水种稻”。当地不仅种植水稻,还因地制宜,开始发展生态蟹与蟹田米二合一的循环农业经济。神木市高家堡镇在推进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中,积极转变产业发展思路,引导农户合理利用稻田水资源,科学探索“稻+蟹”的生态种养模式,打造出立体循环、生态绿色农业的新引擎。近日,记者来到神木市顺益和农业有限公司的稻田养蟹基地,看到水稻长势正好,河蟹三五成群,一片丰收在望的景象。

神木市顺益和农业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刘连军介绍说,在稻蟹种养的环境内,螃蟹能清除田中的杂草,吃掉害虫,其排泄物可以肥田,促进水稻生长;而水稻又为蟹的生长提供了丰富的天然饵料和良好的栖息条件,两者互惠互利,形成了良性的生态循环。这种稻蟹种养模式,实现了一田两用、一地双收,取得了良好的生态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