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微速讯:一群返乡青年的现代农业梦
农业科技报全媒体记者 齐巨儒 闫瑜涛
“我的理念就是四个字:多打粮食。种的是情怀,多打粮食,为留守中老年人多提供打工机会,致富百姓,助力乡村振兴。”见到农业科技报记者,“80后新农人”杨鹏开门见山,还不忘展示自己粗粝的大手。
(资料图)
他表示,尽管手已经烂了,但是能够把粮食打下,自己还是很欣慰。“一亩地,投资大概有700多元。前年,收了100万斤玉米。去年,受旱了收得少点,也有70万斤,给村上的人发了30万工资。”
他乡纵有千般好,不及故乡一片云。杨鹏的老家,在陕西省彬州市北极镇六甲村。在外地做快速消费品生意的他,常利用周末时间和父母一块下地。2013年,他和在国外工作的同学一拍即合,成为“中国合伙人”。还聘请了职业经理人,硬是通过不断努力,把“修地球”事业干得风生水起。
土地上的匠心
俗话讲,“手中无把米,唤鸡都不理”。常年与土地打交道的杨鹏,深谙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从根子上改变农村落后面貌。
他敏锐地感受到国家对农业的高度重视,发现还有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等政策。一来,国家重视,发展有前景;二来,政府扶持,种粮有保障;三来,也种过地,有点经验。
说干就干,动心了的他,从2013年开始在老家流转2000多亩群众的撂荒地,起早贪黑修梯田、筑埂坝,立志要干出一番事业。
“在墨西哥上班的大学同学听到这档子事后,感觉我的种植计划很有前途。一下子斥资100万要入股,还建议我聘请职业经理人专门种地,轰轰烈烈地干起来!”杨鹏如是说。
为啥要选种玉米?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杨鹏为记者释疑:彬州市北极塬作为渭北高原重要的玉米产区,是“玉米黄金种植带”。再一个,就是这里的农民大多数都是种玉米的,农民大半辈子就是专门种地的,也是经过市场洗礼的。俗话说,脚上无泥,手上无力,心里更没底。就在种地这个事上,“向着农民看、跟着农民干、学着农民赚”就对了。
杨鹏笑言:“我做饮料生意,一年能轻松赚个150多万。选了种地这个看似很艰难的行当,也塑造了我躬行的‘微而著’、‘小而实’的工匠精神。坚持所选,干自己所爱,‘进村狗不咬’‘雨天一腿泥’,这倒也蛮符合我的‘人设’,呵呵。”
“人常说,父母养儿不算饭钱,农民种地不算工钱。一亩玉米,投资七百多元,农业部门还有良种补贴。算下来,这几年种玉米的收入,还比较稳定。”杨鹏认为,产业搞好了,老百姓的收入更稳当。
工单也能当“银子”
种地不简单,是门大学问。
在位于陕西彬州北极镇的一处基地里,该基地负责人、彬州永乐镇田家村村主任田玉民告诉记者,常年在这里打工的有5个人,还有一些零散的用工。为了鼓励村民长期在这里打工,他们还研究了很多“土政策”,比如干够十天,工资涨10%。干够二十天,工资涨20%。到年终时,还能领上三四万元奖励。
田玉民表示,这些“土办法”很奏效。不过,他已经不满足于现在成绩,还要“解锁”更多技能。
“我常年在这边打零工,基地的老板对我们这些周边群众很好,每年会在腊月之前把工资结清。”71岁的刘志正自豪地说,别小瞧盖章的我们打工的工单,这个玩意儿可是“硬通货”,拿着工单,能够在小卖铺里面买东西。
“在杨鹏这干点活赚点零花钱,自己花起来也方便。”旁边的张志超告诉记者。
“把土地流转给专业的人种,肯定比自己种效益好嘛!看今年这个收成,一亩地收益增加一两百是不成问题的。”彬州永乐镇田家村脱贫户焦爱慧告诉记者,以前这些地是撂荒地,他们也不善管理,导致种地的人越来越少。政府提出以土地入股参与分红的模式后,他马上参与进来,把自家的土地流转出去了。
田家村脱贫户苏小军也表示,现在看来,当初把闲田拿出来流转,是正确的决定。规模化的产业基础,加上专业人员尽职尽责的管理,把丰收的成果稳稳揣进兜里。
粮食生产的新“丰”景
2021年,他们又“挖”来了机电维修和设备研发的“老手”赵亚辉。
赵亚辉脑子活,说起科学种植,头头是道。“人工弄的话,一亩地两三个小时也弄不完,机器一个小时可以完成五六亩。”以往“面朝黄土背朝天”、依赖“牛耕马犁”的种粮人,正在被有知识用农机懂市场的“新粮人”取代。
由于农用机械大显身手,“武装”到各个环节,种田一身轻,很快实现了“穿着皮鞋种地”。
据杨鹏透露,他们目前在彬州市永乐镇流转了两千多亩大田,还兼养牛,目前存栏量42头,建起了永乐叮铛家庭农场。在彬州市北极镇,也承包了100多亩土地。前年,收了100万斤玉米。去年种植玉米和小麦受旱减产了一半,但也打了70多万斤,还得留一些给牛当饲料。总体来看,收益还是很稳定的。
“天气这么热的,在地里干活很辛苦,我们给干活的准备了矿泉水。中午有时候让大伙儿咥羊肉泡,晚上还能来三个肉夹馍,说实话,伙食不错!”田玉民认为,虽然老板穷了,但是打工者富了。
有事干,有钱赚,村里人慢慢富起来了,成为粮食生产的新“丰”景。
扎根基层、淬火成钢的杨鹏,不忘向记者擘画发展“路线图”:“随着外出打工的增多,农村的人员数量也急剧减少,俗称为‘386199部队’,土地成为‘沉睡的资产’。所以我们先流转一百亩土地,为留守中老年人多提供打工机会,在每个村子‘扎一面红旗’。接下来继续流转土地,鼎力打造‘现代农业种养结合根据地’,最后要集中连片,成为‘乡村振兴的示范区’。”
“跳出农门”,曾经,是几代中国人的生存状态。伴随着对城市化的深刻反思,“谁来种地,怎么种地,如何种好”,这是当下农村的“时代之问”。然而今天,杨鹏等越来越多的“返乡青年”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他们逆流而行,向我们证明,另一种生存不仅可能,而且同样精彩!
记者手记:治国经邦,人才为要。返乡青年有个共同特点,都是爱农村、爱农民、爱吃苦的国家栋梁。采访结束时,已是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之时,记者在返回的途中,一直在思索,希望这样真正为民为农躬耕的返乡青年越多越好。如是这样,乡村振兴才能跑出“加速度”。
新闻热线:13700290128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