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黄”转“绿”!黄土高原这一变化是怎样实现的→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黄土高原曾经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生态最脆弱的地区之一。黄河流域1990年水土流失面积46.5万平方公里,主要在黄土高原地区。但到2021年,黄河流域水土流失面积减少到25.93万平方公里,绿色版图由陕西延安一线到榆林一线,向北推进了400公里。黄土高原逐步由“黄”转“绿”,这一变化是怎样实现的呢?

近日,记者来到陕西省绥德县的韭园沟,看到这里小流域治理观测重点站的工作人员正在对当地淤地坝进行防汛巡查。

淤地坝是黄土高原地区一种特有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在容易发生水土流失的沟壑里,修筑一道道拦截泥沙的大坝,既能拦蓄洪水,也能防止淤沙对下游民居和农田的危害,同时也减少了大量泥沙进入黄河。

黄河水土保持绥德治理监督局副总工 马三保:打淤地坝直观的作用就是抬高沟道侵蚀基准面,抬高基准面以后,侵蚀强度就显著降低;发生一次降雨洪水以后,把洪水排出去时间拉长了,再就是含沙量也降低了。

韭园沟这一带是黄河粗泥沙集中来源区,在没有建设淤地坝之前,由于黄土抗侵蚀能力弱,每次遇到暴雨洪水,都会形成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流失。

经过多年的治理,目前,韭园沟已建成以241座淤地坝为主的综合治理体系,拦泥库容达3414.53万立方米。在黄土高原地区,像韭园沟这样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淤地坝达到5.71万座,形成了行之有效的水土流失治理模式。

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上中游管理局总工程师 喻权刚:经过70多年的试验研究,在黄土高原不同水土流失类型区,总结出了像绥德韭园沟这样,沟底打淤地坝,沟坡植树种草,梁峁坡修梯田的“三道防线”治理模式,基本上能够实现泥沙不下坡,洪水不出沟,一部分已经达到生态清洁型小流域的标准。

据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发布的黄河流域2021年水土保持公报资料显示,截至2021年底,黄河流域累计修梯田624.14万公顷,营造水土保持林和种草1534.84万公顷,这些治理举措让黄土高原逐渐由“黄”变“绿”,绿色版图由陕西延安一线到榆林一线,向北推进了400公里。

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水土保持局二级巡视员 罗万勤:黄河流域1990年水土流失面积46.5万平方公里,主要在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率仅为41.49%。但到2021年,通过大规模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减少到25.93万平方公里,水土保持率提高到了67.37%,实现了水土流失面积和侵蚀强度双下降。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