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凌科技培训 鼓起群众“钱袋”
“我正在外地学习,要是杨凌的专家来培训,我立刻通知局里安排对接,这次我想请专家培训芝麻香瓜、西瓜、设施蔬菜和山地苹果,这些作物群众急需多掌握些新的管理技术。来几位专家?能不能再请花蕾教授来呀?”电话里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曹源在电话里急切地对记者说道。
△花蕾教授教群众了解‘送饭婆婆’(七星瓢虫)
在陕西省杨凌示范区科技创新局安排下,5月29日至6 月2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花蕾、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专家曹卫贤又一次来到榆阳区,为农民群众送来了田间地头的贴心培训。榆阳区农业农村局对此次培训也进行了细致的安排,每场培训都做了详细分工和计划。
(资料图)
杨凌专家送来致富良方
5月29日,还不到早上9点钟,榆阳区巴拉素镇政府,方圆400多公里种植西瓜的群众就已经坐满了会议室,各种车辆停满了镇政府院子。“西瓜的黑皮病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重茬问题有没有好办法解决?重茬倒地需要几年时间?”讲完西瓜的土肥水管理,一位种植西瓜二十多年的农户王治元向专家提出了自己多年的困惑。曹卫贤在回答完西瓜重荐的问题后,耐心地说:“黑皮病防治说起来比较多,你可以下载个‘强农APP’,在上面留下问题和图片,我回去会详细给你解答回复的。”专家一说完,身旁的许多农民群众立刻掏出手机查询起来。
△曹卫贤老师在大棚讲解豆王土肥水管理
在榆阳区小纪汗镇黄土梁村培训现场,该区域农技推广站鱼雄英站长贴心地为培训群众在座位上准备了矿泉水及山药、设施蔬菜技术宣传页。黄土梁村种植户万堆林告诉记者,他种植了100多亩大棚土豆,一棚产量6千多斤,每棚收入1万多元,这几年通过杨凌农科专家的指导,他掌握了各种优化种植技术,他种的土豆口感好,销路畅,现在他的蔬菜礼品盒上,都要专门标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家指导放心农产品”字样。农业农村局也给了各项扶持,50万贴息贷款,冷库补贴等,杨凌每年的农民免费培训也特别多,是政府支持和科技培训让我鼓起了钱袋子。
投入农业过上幸福生活
培训专家赶去榆阳区上盐湾镇碎金驿村时,天空飘起了小雨,原本在玉米地里的现场培训,只好临时挪到村委会。会议室里坐不下,培训的群众打着伞也要坐在屋檐下听课。姬家坡村村民任子长听说杨凌农科专家要来村上培训,提前一小时就来到了会场,培训结束后,他拉着专家仔细请教了许多问题。任子长原来经营汽车配件,2018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杨凌专家激发了他的农业情怀,他关闭了自己的店面,投资300万元,流转1200亩土地,种了1000亩中药材柴胡、200亩苹果、西梅、杏和桃子。在区域技术推广站支持下,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赵政阳、马锋旺教授处引进了新品种秦脆等苹果树苗,多次的科技培训让他掌握了核心种植技术,再加上柴胡价格这几年持续走高,他不仅带动周边400多名群众增收,自己还能年收入100多万元。
△花蕾(左二)回答张建仁(右二)问题左一为王建趋副镇长
“是农业改变了我的一生,没有专家的指导和政府的支持,以及杨凌农科专家无数次的科技培训,自己不可能有今天的幸福生活”。任子长感激的说。
坚守基层为了乡村振兴
“‘毒死蜱’不能用于设施蔬菜及农作物,化肥不要购买上门推销的……”6月1日,榆阳区鱼河镇的培训结束后,榆阳区农业综合执法大队的工作人员也赶来借着培训给群众普及了农业常识。鱼河镇王沙洼村党支部书记王泽社与记者拉起了家常,王沙洼村有500多亩大棚,村民年平均收入达1. 5万元以上,在他们村,累计培训高素质职业农民57人,区农业科技培训中心每年都组织这些高素质职业农民外出杨凌、山东等地参观学习,区园艺技术推广站派驻技术干部不定期到王沙洼村做技术指导,大棚维护,改造提升,农资农具也都给予支持,现在的政策是真的好,一年比一年好,生活水平提高得这么快,以前想都不敢想。
“你们这里把这个虫子叫什么名字?哦,叫‘送饭婆婆’呀,这个虫学名叫七星瓢虫,一天可以吃掉120只蚜虫。”“这颗幼树有病毒病,得立刻换掉,不然会影响周边的果树”。鱼河镇高家坬村的山坡上,花蕾教授风趣的现场培训让群众听得津津有味,不时开怀大笑。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家指导”印在了群众的土豆包装上
去往坡顶苹果园的路上,记者注意到‘之’字形的道路全是细密的红砖,雨过天晴,非常整洁漂亮。当问起高家坬村前任村党支部书记张建仁时,他说:“镇政府争取资金修建了所有通往苹果园的山路,组织农户开展培训,区域站技术人员经常下乡服务果农,群众现在管理苹果的热情非常高”。
鱼河镇要求了二场培训,副镇长王建趋从镇上的培训开始,就忙着组织现场、招待专家。他告诉记者,疫情期间,他们镇担负着榆林市的菜篮子保障供应,他穿着蓝大褂经常去市里送菜,群众风趣的把他称呼“菜贩子”。说起鱼河镇的农业现状,王建趋的语速就像竹筒倒豆子:“镇上目前建设了11020亩设施蔬菜、8173亩果树,镇上有1633位个体户,31200常住人口……”一个个数字不假思索脱口而出,数字的背后不知道藏着多少基层工作者的酸甜苦辣。
△巴拉素镇的培训让群众每个人的脸上洋溢着笑容
孟家湾乡地处沙漠地带,该区域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刘彦飞将培训的地点设在了野目盖村7组李美霞种植的豆王大棚里,沙漠里矗立的一座座大棚,给人视觉上无比的震撼。群众在大棚里认真聆听曹卫贤老师的讲解,即使酷热也没能驱散70多位群众对知识的渴望。野目盖村党支部副书记苏林平介绍说:“他们村有192座大棚,政府每棚补贴4万元,村民年平均收入18000多元。区域站技术干部经常安排技术培训,有任何问题,农技人员立刻上门服务。是这样的好政策、好服务让群众的生活越来越好。”
5天的10场培训结束了,杨凌示范区科技创新局与榆林市榆阳区农业农村局安排的乡村振兴培训,给参加培训的农技人员和农民群众传播了科学种植新理念,留下了美好的回忆,也必将使群众的致富道路更加宽广。
符金壮 农业科技报记者 殷存峰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