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热闻!荒碱滩产出高产国标一级米
(资料图片)
5月4日,在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的耐盐碱植物育种平台,研究员刘志鑫正仔细观察紫花苜蓿幼苗的生长状态,在人造的高盐生长环境中,该作物叶子表现出发黄的性状。“我们布局建设了多个适应不同植物、不同品种的育种加速子模块,模拟自然的光、温、水、气条件,筛选耐盐碱品种,实现植物育种的加速迭代。”刘志鑫说。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转变育种观念,由治理盐碱地适应作物向选育耐盐碱植物适应盐碱地转变,挖掘盐碱地开发利用潜力,是盐碱地综合利用的关键。如今的黄河三角洲,一场新的变革正在这片荒碱滩上悄然发生,昔日令人挠头的荒地俨然成为“宝藏”。距离山东省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几十公里的东营市现代农业示范区,芦苇、翅碱蓬曾是这里的主角,有些盐分比较高的土地甚至连荒草也无法生长。在含盐量高达9‰的土地上,种子“芯片”研发已结出累累硕果。
“为了设计好抗盐碱作物种子‘芯片’,中国科学院提前谋划布局了种子创新研究院山东基地暨中科东营分子设计育种研究中心,瞄准抗盐碱作物品种选育、盐碱地栽培技术等展开系统研究,为盐碱区农业高质量绿色发展提供解决方案,服务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教授级工程师、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农业试验站站长王建林介绍。
一粒种子推动一个产业,造福一方百姓。王建林团队从2014年开始做杂交水稻实验,经过几万份育种材料的淘汰,终于选育了耐盐香型水稻新品种“盐黄香粳”。该品种适应黄河三角洲盐碱地的同时,在香味、食味值、抗倒性、丰产性、外观品质等方面都有优秀表现。2022年11月6日经专家组实打测定,在6‰盐碱地上用3‰微咸水灌溉,亩产达到515.31公斤,米质达到国标一级米,实现了高产、优质、抗逆的协调。
盐碱地综合开发利用必须依靠科技创新。2022年12月30日,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由科技部批复建设,成为全国农业领域第5家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旨在打造盐碱地技术创新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系统性突破盐碱地生态保护和综合利用的理论和技术模式,为我国乃至全球盐碱地生态保护和高效利用探索新路径、提供新技术、建立新样板。
作为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落地单位,黄三角农高区一手抓建设、一手抓创建,为盐碱地国创中心建设打下良好基础。目前,区内已建成国家盐碱地生物农业试验示范区、国家农作物品种展示评价基地、盐碱地智能农机装备重点实验室等3个国家级平台,山东省盐碱地改良利用技术创新中心等10个省级平台,完善及新建了耐盐碱作物种质资源库等10多个科研平台,设施面积16.6万平方米,将中科院、中国农科院等成熟的技术成果,汇聚到平台上进行熟化转化,推动产业化应用。
此外,农高区还会聚各类专家人才团队98个674人,先后承担或组织实施国家重点研发专项、中科院战略先导专项、STS计划,以及山东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等省部级科研项目59项,集成突破盐碱地提质增效、生物育种技术、基因精准编辑等十大关键核心技术,搜集国内外粮食、饲草、药用植物、果蔬等耐盐碱作物种质资源2.1万份,筛选培育出45个耐盐碱作物新品种(系),为盐碱地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科技支撑。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