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凤县:“四个三”打好干部作风能力提升“组合拳”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中国农科新闻网讯(通讯员 吴瑞刚 贾利超)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开展以来,宝鸡市凤县强化“四个三”工作举措,找准“发力点”,打好“组合拳”,推动全县干部队伍能力大提升、作风大转变。

坚持“三个到位”,绘制推进落实“作战图”。一是工作谋划到位。制定《凤县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实施方案》,举办抓党建促高质量发展“擂台赛”、做实民生“五本账”、深入开展“网络群众路线”活动、扎实开展“六个深入一线”活动等十个方面37项工作任务。二是任务分解到位。建立《凤县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重点任务清单》,细化129条落实措施,逐项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和完成时限,确保各项任务有抓手、能落地。三是机制保障到位。成立由县委常委、组织部长任组长,县委组织部、县纪委监委分管同志任副组长的工作专班,落实“周例会、月调度、月督查”工作机制,高位推动、示范带动、协调联动各项重点工作落实落细。

下足“三个功夫”,激活能力提升“动力源”。一是在学习提升上下功夫。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督促各级党组织坚持每周“夜学”不放松,通过集体学习、研讨交流等形式,强化理论武装、筑牢思想根基。分5期完成全县科级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员集中轮训班,推动党员干部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培训全覆盖。二是在重点突破上下功夫。突出实干实绩工作导向,对每个招商引资项目成立一支以优秀年轻干部为主体的服务保障团队,着力在项目建设、招商引资等“吃劲”岗位上锻炼干部。推行“项目审批管家”保姆式服务,对全年182个重点项目建立“审批管家”台账,组织“管家”指导组深入各镇召开审批服务“送上门”联席会议10场次。举办组织工作服务高质量发展“擂台赛”,引导推动党员干部转作风、强能力、抓落实、促发展。三是在奖励激励上下功夫。设立专项奖补资金,对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中有突出贡献的个人予以重奖,项目开工奖励一次、项目投产再奖励一次。注重在项目一线用干部,投产一个项目提拔一名干部,充分激发干部抓项目动力。

聚力“三个抓手”,找准为民办事“小切口”。一是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一张网”。搭建七彩凤县智慧管理平台,建立“三级微信群”,由县级领导牵头网格指挥群、部门领导小区协调群、包联干部下沉楼栋(单元)基础群组成。组建基础群1260个,每户一个群众进群,实现干部群众“网上面对面”。县级领导每月进4个群,每月进行调整,一年内实现入群全覆盖。二是“六个深入一线”解难题。以全县科级以上领导干部为重点,扎实开展深入项目建设、企业发展、乡村振兴、秦岭保护、文明城市创建、安全维稳一线活动。建立“一册一账双评”工作机制,实行台账管理,常委会定期点评,牵头单位实时督办,年底组织服务对象进行满意度测评,将工作成效与单位考核、干部考评相挂钩。三是民生“五本账”暖民心。建立困难家庭、收入提升、水电气暖、停车不便、物业服务“五本账”,切实做到诉求及时回应、专题分析研判、财政资金倾斜、规范高效管理,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

聚焦“三个重点”,牵住作风建设“牛鼻子”。一是聚焦基层减负转作风。严格执行发文要求,打好“审、控、减、合、缩”五项减负组合拳;加强会议审批管理,严格按照县委工作规则筹备召开会议,按照工作职责确定参会人员范围;建立“163”大督查工作机制,运用凤县大督查数字平台,有效减少办文和流转环节。二是聚焦提能增效转作风。落实重点项目“六个一”包抓责任、招商引资“两月一签约、一开工、一观摩”工作机制,综合运用末位问责、典型通报、“红黑榜”等措施,推动重点工作高效推进,干部效能大幅提升。一季度,全县182个重点项目开(复)工161个,总体开(复)工率88.46%。三是聚焦民生领域转作风。聚焦就业创业、教育医疗、住房保障、乡村振兴等重点民生领域,找准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扎实开展突出问题专项治理,严肃惩治群众身边“蝇贪”。将整治内容、监督举报方式等信息通过县、镇、村三级公开窗口、多媒体公告公示,提高群众知晓率。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