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特派团为陕西商南县产业发展“把脉问诊”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今年我们种植木耳70多万袋,目前气温回升,春木耳已经进入收获旺季,现在每袋的干木耳产量已经达到70克以上,今年木耳肯定丰收了,能有这样的好收成,多亏了国家科技特派团派来的专家。”看着田里长势喜人的木耳,商洛市商南县绿水青山恒诚农产品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高兴的说。
他所说的专家,正是国家科技特派团食用菌产业组来自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张敏和上海农业科学院高级农艺师李玉,二人都长期从事食用菌研究,理论和实践能力都特别强。到青山镇绿水青山恒诚农产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木耳基地后,两位专家从木耳装袋、杀菌、接种、栽培等一个环节一个环节找问题,帮忙出点子,帮助改进生产加工种植技术,先后帮助青山镇绿水青山恒诚农产品农民专业合作社解决技术难题7个、引进木耳新品种1个,有效提升了木耳品质和产量。
今年以来,商南县不断完善科技特派团工作机制,围绕“三覆盖两促进”“四个明显提升”的工作目标,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团专业优势,持续推动科技服务“三农”,助力乡村振兴。广大科技特派团专家组成员战斗在田间地头,把助力乡村振兴的“论文”写在商南的田园大地上。他们走于阡陌之间,匍匐于猕猴桃树下,穿行于村居小道,讲解农学,传授农耕,破解瓶颈,探索市场,将课堂搬进田间地头、山坳水坎,他们是为商南群众发展产业指点迷津的领路人,他们是用自己的专业技能带动群众致富奔小康的科技工作者。不管产业发展中遇到的什么技术难题,只要给他们一讲准能给解决。
“春季是果园管理的关键时期,要抓住机会做好水肥管理,及时进行摸芽,注意做好病虫害防治……”在商南县嘉利猕猴桃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果园里,国家科技特派团猕猴桃专家组成员来自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刘占德教授正在对合作社种植的1500多亩猕猴桃进行现场“把脉问诊”,这已经是刘占德教授第三次来亲自指导了。该合作社前期由于缺乏种植经验和技术,导致猕猴桃长势不佳。在得知此消息后,刘教授主动上门,为其提供技术指导,从如何施肥、如何防治病虫害、如何修建摸芽等一系列小问题入手,亲自示范,耐心讲解,直到讲明白。通过一年多指导,该合作社种植的猕猴桃基地管理现已步入正轨,今年有望获得丰收。
培育一个产业,带动一方经济,富裕一方百姓。茶叶是商南的农业首位产业,商南县提出了打造“生态茶城”战略目标。为支持生态茶城建设,国家科技特派团茶叶专家组与商洛茶叶研究所进行合作,在商南县城关街道办碾盘村建立茶叶科研基地,指导进行品种对比、品种筛选等试验,筛选适合本地的品质和管理技术。
“我们针对商南茶产业发展实际制定发展规划,开展科技培训,帮助提高管理水平,同时,针对生产加工销售中出现的技术难题,进行指导,加以解决,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团作用。”正在茶海公园产业基地进行技术指导的国家科技特派团茶叶组专家,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石元值这样说。
目前,商南县茶园面积达到26万亩,培育省市级茶叶龙头企业8家,发展茶叶大户6200家,建成茶加工厂200余个,年产茶叶8300吨,产值达14亿元,达到了“人均一亩茶”,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格局,受益群众达5万多人。茶产业已成为商南县乡村产业振兴的支柱产业、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
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新闻网记者 周廷 通讯员 党琳 代绪刚
编辑:李晓云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