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诚信经营二十多年 张彦兵把“小挂面”做成“大产业”
张彦兵,男,汉族,1978年2月生,陕西省榆林市吴堡县张家山镇高家塄村人,荣获“陕西好人”“陕西省劳动模范”“陕西省第七届道德模范提名奖”“榆林市第二届文明家庭”“吴堡县首届优秀科技工作者”等称号。作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制作手工空心挂面23年来,张彦兵怀着匠心和敬畏心,诚实守信经营、严把产品质量、创新传统工艺,把产业梦想化作带动乡亲致富的力量,倾力守护“祖宗的味道”。
顾客至上传承诚信经营家训
(资料图)
张彦兵的祖父母为人良善,守诺重义,是张家山镇一带颇有名气的挂面匠。2000年以来,他秉承“厚道做人,良心做面”的家训,坚信诚信是立人之本、经商之根,让老手艺焕发新味道。
为了顾客舌尖上的美味和安全,张彦兵对挂面质量精益求精。他在制作过程中,选用上乘的春小麦面粉和山泉水为原料,不使用任何添加剂和防腐剂,做出的手工空心挂面品质优良、筋道可口、粗细均匀,且多年来从未涨价,深受食客喜爱。
做挂面的人都知道,做挂面必然会产生多余的“挂面头”。这些挂面头一般会被揉进第二天的面团中继续使用,但会影响挂面的食用口感。为了保证口感,他弃用挂面头和面,最大程度保持挂面的绝佳口感。
由于挂面是纯手工操作,没有固定的规范标准,成品可粗可细,越细加工难度越大。张彦兵多方调研发现,绝大多数人认为挂面越细越能体现挂面人精湛的手艺,“卖相”越好,口感也愈佳。为此,他不断试验、挑战,做出的面最细的可以穿过缝衣针的细孔,技艺之精不但令顾客叹服,也令同行钦佩。
2020年,一位来自内蒙古自治区的顾客经人推荐欲购买100盒挂面。因当时正处于疫情时期,物流不畅,为了让顾客尽早吃上放心面,张彦兵花费比平时高出一倍的人工费雇了两个工人搭下手,夫妻俩忙活了三天制作出成品,将普通快递换成顺丰速递,快递费比平时高1000多元。他诚信经营,一心为顾客着想的行为也为自己赢得了一批“铁粉”,他制作出的挂面总是被顾客抢购一空或是早早被预订。
坚守初心焕发产业发展新貌
传统挂面的做法非常复杂、耗时也很长,有十二道工序,一户人家一天只能做一百斤左右的挂面。特别是到了三伏天,室外温度、湿度太高,挂面挂不住、不成形,传统老手艺人需要加入大量的食用盐,才易于加工,做出的挂面偏咸、不好吃;如果放得盐少,又会导致面发硬,难以拉伸,加工难度很大。
为了破解这道难题,张彦兵尝试着在传统空心挂面技法上不断创新,通过半年多时间反复琢磨,在消耗掉了三十袋面粉之后,他精准把握了在三伏天做挂面所需要的盐和水比例,成功做出了空心挂面。
此外,他还根据市场需要,在挂面中加入了菠菜、胡萝卜、艾草、鸡蛋、南瓜、豆面、藜麦、苦菜、韭菜、西红柿、青菜等材料,研发出近20种“新潮”挂面。“这么多顾客信任我,我也要做出特色挂面,让更多顾客品尝到健康食品。”张彦兵说。“颜值”与“健康”并存的挂面深得食客喜爱,让顾客吃得更健康也更放心,同时也让吴堡手工空心挂面技艺展现“新面貌”。
关爱乡亲助力厚诚吴堡建设
作为一名农民企业家,张彦兵深知,是党和人民培养了他,要多回报社会、关爱乡亲,能帮上别人的忙是自己的荣幸,能够给社会做善事是自己的福气。
致富不忘乡亲的他先后开展技艺传习40余期,通过“一对一”单训、“面对面”指导、“手把手”示范,指导数百名在“学中干、干中学”,逐步掌握技能要点。他还与20多户分散加工的挂面户签订协议,采用统一培训、统一供料、统一回收、统一销售的模式抱团发展,几年来,先后有127名村民在他开办的挂面厂务工、分红,月均收入4千元。疫情期间,他尽己所能,向武汉、西安等地捐赠手工空心挂面1200斤,践行了新时代农民的责任与担当。
张彦兵还积极追赶潮流,搭乘新媒体的“快车”,通过线上直播、参加展销会和专题讲座等形式,积极推介吴堡农特产品。向全县手工空心挂面生产企业、农户义务宣讲诚信经商理念30余次,身体力行大力弘扬诚信文化,助力厚诚吴堡建设。